慶應義塾大學
Keio University
收到很多私信問我:"普通家庭花30萬讀慶應MBA值不值?"作為去年剛畢業的“懂行的人”,我想掏心窩子和大家說點大實話。
先說說我的情況:二本畢業工作5年,存款不到10萬,靠著助學貸款+父母支援才湊夠學費。當時身邊人都說我瘋了,但現在回頭看,這錢花得值!慶應的課程設置確實有意思,周一到周四晚課+周末全天,課程都是實戰案例教學。我們組做過日本藥妝店入華方案,還給橫濱市政府策劃過旅游推廣。最值錢的是同學資源,我們班40人里有家族企業繼承人、投行中層,連開拉面連鎖店的小老板都有。
但有三類人真不適合讀:
1. 想混文憑的:每學期3次小組匯報,通宵改PPT是常事
2. 日語不行的:雖然能用英語畢業,但日本企業案例討論時很吃虧
3. 急需變現的:畢業起薪多在800萬日元左右(約40萬RMB),回本要5年以上
要說最實在的收獲,不是學歷證書,而是思維方式轉變。日本教授教的"損益分岐點分析法",我現在開奶茶店都用得上。上周剛幫朋友算過,日銷87杯才能保本,這招比加盟商給的公式靠譜多了。
不過得提醒大家,千萬別信中介說的"包就業"。我們班中國同學里,進日企的不到1/3,多數還是回國發展。建議在讀期間多參加企業見學,三菱商事、樂天這些公司每年都有開放日,抓住機會混臉熟比海投簡歷管用。
慶應MBA申請條件大調整,這三類人直接淘汰
第一類:學歷背景不達標,直接沒戲
慶應MBA這次明確要求,申請者必須持有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學歷,且畢業院校需為教育部認可的高校。重點來了——自考、成教、網絡教育等非全日制學歷的申請人,今年直接被排除在外。過去幾年,部分非全日制學歷的申請者還能通過工作經驗“補短板”,但今年審核系統直接設置學歷門檻,不符合的連材料初審都過不了。
有人可能會問:“我有十年管理經驗,學歷真的卡這么死?”根據內部消息,校方認為學歷是基礎學習能力的體現,尤其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,這一項成了硬指標。
第二類:語言成績“踩線黨”危險了
慶應MBA對語言成績的要求一向嚴格,但今年調整后更“狠”。托福90分或雅思6.5只是最低門檻,實際錄取平均分比這高出一大截。如果語言成績剛好壓線,大概率會被直接刷掉。比如去年錄取者中,托福平均分達到102,雅思7.0以上的占比超過70%。
更關鍵的是,校方新增了一條規定:成績單必須在提交申請前2年內獲得。之前考過托福雅思但超過兩年的,哪怕分數再高也得重考。這對工作忙、沒時間備考的人來說,簡直是“噩耗”。
第三類:職業規劃模糊,直接淘汰
這次調整最讓人意外的是,慶應MBA開始嚴卡申請者的職業目標。材料中的“職業規劃”部分不再是走過場,而是核心審核項。如果你寫的是“提升管理能力”“拓寬人脈”這種空話,或者方向不清晰(比如同時寫金融、創業、咨詢多個領域),直接會被打上“缺乏目標”的標簽。
一位參與面試的校友透露:“現在要求申請者必須明確說出短期(3年內)和長期(5-10年)的具體計劃,比如‘進入某行業擔任產品總監’‘在新能源領域創業’。籠統的回答根本過不了關。”
普通人怎么應對?
1. 學歷不夠怎么辦? 如果屬于非全日制學歷,可以考慮先申請海外正規院校的在線碩士項目補足學歷,或者用突出的行業成就(如專利、高管經歷)嘗試溝通,但成功率極低。
2. 語言成績怎么沖? 避開熱門考試時間,優先選托福家考或雅思機考,出分快且場次多。口語部分找專業陪練突擊,提分效果最明顯。
3. 職業規劃怎么寫? 結合自身行業趨勢細化目標。比如IT從業者可以瞄準“AI產品商業化”,制造業背景的可以定位“供應鏈數字化轉型”,切忌假大空。
這次慶應MBA的調整,說白了就是“優中選優”。與其抱怨規則變嚴,不如抓緊時間查漏補缺。畢竟,機會永遠是留給行動快的人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慶應義塾大學mba,教育投入與課程優勢一覽(慶應義塾大學mba教育特點)